|
|
|
|
公正批评的准则
公正批评的“准则”是:分辨,睁大眼睛审视
批评不是:评价 不是:贬低 不是:毁辱、谩骂或儿戏 不是: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 不是:要把一个人“搞死”
批评的原则:(尽可能事先提出:“允许我对你说点什么吗”)
|
|
1. 列举一个例子(何时与何处?) 2. 描述对方的行为和言谈 3. 阐述对我的影响(仅限于直接的感言!) 4. 我请求对方做出陈述(他应该指出他经历了什么;假如他放弃做出陈述,我也接受。)
|
|
批评唯有借助陈述的铺垫展开(对方的“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 批评时要放弃品头论足。 所以,批评要避免攻击性升级。
批评的意义 => 因为我们时常忽视了我们举止对对方造成的影响,所以批评有助于彼此照照镜子:“你就是这么影响对方的”。 => 批评表明,我是在认真对待对方(对方与我不是一个人): 我观察、只说我所看的的,而不做评判。 => 批评表明,我是在认真对待自己: 我的情感告诉我,我应该回应或者保护自己。(我的不快我不咽气吞声,我只使用正能量) =>通过批评,也可以作为愿意理解对方、改善与澄清与对方关系以及兴趣的表现。 =>如果批评存在认真对待对方爱德的基础,那么,公正的批评也就是爱德的基本形式。 =>批评对受到轻视的人的一项重要保护机制,这个机制审视是否伤及或者给他人造成了负担。 =>批评有助于保持彼此的相互尊重。如果缺失了批评的保护机制,我们彼此间便失去了相互尊重。 =>当“正面批评”(=赞扬)采用情节性描述而不是评断时,批评也会赋能。 =>正当的批评让彼此相互尊重、培育灵性的活力。
被批评者的回答: |
|
1. 我会好好思考你(们)的话。 2. 你帮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如同我影响别人一样。 3. 你(们)别指望我绝对像你(们)期待的那样做。(批评不可以盗取灵性的独立性!) |
|
|
|
=> 你愿意告诉我你目前和我交往的状态吗? => “我不知道我目前所做的,对你是否正当。” => “我愿意从你那里得到我对你所说一席话的反馈。” |
|
关于批评,为孩子祈祷: 上主,全人类慈爱的天父, 我们明白, 每个人拥有愉悦和正能量, 但同时也有制造负担和不快的特性。 祢愿意我们保留差异性而构造一个良善的团体。 为此,我们必须彼此真诚和虔敬相待。 在合适的时间,我们也允许道明, 是什么伤害、惹怒或让我们失落。 主,求祢助佑我们 将批判化为服务他人的动力和让他人提升自我认识的工具。 让我们内心坚强起来, 好使我们不因为批评而毁辱别人、在批评中避免自己沮丧 或者做出过激的反应。 求祢同样保守我们免于陷入自恃完美的误区 也不再仅仅放大别人的过错。 求祢帮助我们, 让每个人成为我们的好伙伴:公正、真诚而乐于助人。 阿门 |
|
Manfred Hanglberger
(www.hanglberger-manfred.de) Translation by
Ignatius 分享链接:https://hanglberger-manfred.de/chin-kritik-regeln.ht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