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to share:  https://hanglberger-manfred.de/chin-gebote-jesu.htm

HOME

 

领悟耶稣训令:

(耶稣训令传达了一条灵性成长的高端要求之路和耶稣精神内的世界观!)

 

我们审视耶稣训令的实例:“不要判断人!”(玛7.1;路6.37)当一个人在争端中饱尝过毁辱和不公正的待遇,并尝试理解对方行为的背后动机时,便可以让自己放远目光,递进式兑现耶稣的训令。

如果一个人在争端情绪化的关系内无法保持在一个深度理解的经常性进程中,那么这此人愤怒的情感迟早会因为伤害而演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他无法避免有意或无意地做出针对争议对方的判断性和诋毁性的行为。

 

因此,“不要判断!”的训令不能简单地仅仅通过努力不去判断、不去定罪而兑现,——这种肤浅的做法只能导致棘手的情感压抑。——这个训令旨在引人走上一条能深度体谅争议对方争端行为的背景,进而在灵修上励志,但却经常又是百无聊赖和举步维艰的道路。

 

接着,又要创造性地寻求与争议对方公正的接触与交流。

 

所以,“不要判断!”的训令不能简单地说是履约诫命,而是蕴涵着一种“福传”使命,即这一训令呈现出一条路,须要多样性的创造性、机动性、灵修警醒意识和将自己纳入励志与信靠进程的身心准备。

类似地,也阐述在耶稣爱德的主要诫命和许多其他诫命与禁令中:

 

上述诫命和禁令,并非像耶稣时代犹太人所熟知源自旧约的“履约诫命”,而是引导人履行透过个人价值认知和在自身责任内参与建设和发展天主国道路的“派遣诫命”。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经师在期待耶稣给出精准行为指针,但耶稣却指出爱德的诫命是神性生活的核心准绳时,他还是那么惴惴不安了。因为经师想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正如在梵二大公会议之后,许多天主教教友因为在很多生活方面不再从教会有清晰的指针而更多地是要求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表现出的不安定一样!)。显然,耶稣用“仁慈的撒玛黎雅人”比喻的方式回答了只是对于特定环境和有创造性的这一诫命落地的一个实例。耶稣愿意通过祂的诫命在人们当中推动警醒、创造性和充满爱的而又自我负责任的行为,而非是被动的顺从!

 

耶稣很多的诫命有着相似的同情背景:

例如,爱仇的诫命、和好的诫命,还有严禁离婚的诫命!

 

每项耶稣的这些诫命和禁令都需要一个自我默许融入灵修的进程、需要内在和外在的警醒,同时需要个人的创造性、通过反思而增进灵性的励志、获取对话和争端能力的信息,也经常需要耐心和毅力,以及决断力和行动力!

 

在这些“派遣诫命”里,也蕴涵着无依无靠、

心神不宁、不知所向、错误抉择、失败,负罪感、

灵修的盲目性和重新定位的紧迫性。

 

面对这些感受,要以信赖和盼望的精神——而不是判断与放任自流的姿态——更要保守谨守诫命的正路。

 

 

摘自福音的几个例子:

 

1.“不要判断!”“不要定罪!”(7.1;路6.37)

探索近人争端行为的传记性和系统性背景原因!

探索能尊重彼此靠近和保持健康的秩序(凡缺乏健康界限的地方,我们特别容易陷入贬低和判断的行为)!

探索非暴力和非统治性沟通与争端机制!

 

2.“爱你们的仇人!”(5.44;路6.35)

探索去理解怀有敌意者攻击性和敌视镜像的发生——尊重他们人性的尊严!

努力展开对话、彼此谅解、承认合理的兴趣与利益、建树信赖的措施、诚实、公平和个人行为上的公正!

 

3.“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12.20;路10.27)

相信信赖上主的存在和祂愿意赏赐你的灵性能量!

用你整个的身心和经历仰望上主,开启你的心接受发自上主仁爱眼睛里肯定生命的力量!

尝试在你生活和世界上去认出上主的做功,并喜合圣意地参与这个世界的治理!

尝试将你像上主一样与所有生物和全部的受造物连结起来,在你内心里全意打造深度的归属感!

 

4.“你应当爱近人如同你自己!”(12.31)

努力尊重、理解、友善、乐于助人、敬重、关照、和好、宽容别人:在你身上寻找这些能力并为此而祈祷!

试着用上主充满爱意的眼光去神视别人!

凡你期待别人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尝试以实践区理解和做有意的!

 

5.“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6.36)

努力同情、施救并和好:

什么帮助凡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羞辱他们、不让他们丧失能力或者纵涌他们漠视责任?

 

6.你们为什么不能由自己来辨别正义的事呢?(12.57)

谁立了我做你们的判官及分家人呢(12.14)

努力培养独立的认识和自我负责精神!

寻求成就灵修的道路!

 

7.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5.48)

要成全并——如同上主一样——懂得彼此在思言行内的全心相通!

 

8.“这个世界的儿童经常比光明之子更为精明。(16.1及相关章节)

在“不忠信管家”比喻中:

作为管家要在天主国里比员工更有创造性、机敏和精明!

 

9.外邦人有首长主宰他们,那有权管治他们的,称为恩主;但你们却不要这样: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领袖的,要成为服事人的。(参见玛20.25;谷10.43及相关章节;路22.25及相关章节)

冲破所有让人受压抑、受剥削和受歧视的所有关系!

 

10. 新酒应装在新皮囊里!(2.22)

为了革新,为了人生、社会和教会里的转变和发展、也为了全新(深度)的理解和信仰的新方式敞开心扉!

 

11.建在磐石上的房屋比喻(7)

努力认识到生命里的真正可承载的灵修基本原理并彰显你们自己!

 

12.种子自长的比喻(谷4.26及相关章节)

一方面寻求行为上个人责任和义务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寻求信赖上主、耐心和镇静之间的平衡!

 

13.“病人,你们要治好!”(玛10.8;路10.9)

不要把病人视为罪人和受上主惩罚的人,而要以爱德和体贴的方式寻求让他们康复和慰籍的途径!

 

14. 魔鬼,你们要驱逐!”(玛10.8)

挖掘致病和危险的人生意义上的想象,寻求化解的途径!

认识到我的意识里为先辈遗留的争端和问题所困、所承载和被侵袭,于是要寻求解救这些课题的途径!

 

15.田地里宝贝的比喻(谷4)

那导入生命的门是多么窄,路是多么狭! 找到它的人的确不多。(玛7.14

生命和正确行为的内在含义不单单是透过宗教的信条和诫命而界定,而在于每个人必须在各自的人生中去发现生命的真谛:信仰恰好是灵修的探寻!

信仰不是对宗教权威教义宣称而做出的“一味说是”,真实的信仰需要基于自己灵修探索、灵修醒悟和独立价值体验后的个人见证。

 

参见:“山中圣训”(玛5-7)福音 >>>

 

耶稣宣讲的道德不是刻板的命令和顺服道德规范,而是一种“寄托道德”或者说一种培育

- 为了个人的价值观认知,

- 为了个人价值倒向的决策力,

- 为了独立负责的行为,

- 为了走向成熟和自立,

- 为了普世思维和地方性的积极行动,

- 一方面为了耐心和信仰上的沉着,另一方面为坚定的行动力,

- 在建设“天主国”上为了警醒和有能力的合作,

- 为了将人生理解为灵性的成长和成熟进程。

 

耶稣宣讲的道德,既不是法制的捆绑也不是自由散漫,而是呼吁广泛的责任意识、灵修的成长和为光荣天主国而行出充满爱德的创造力!

 

耶稣反对两种姿态:

一种是每个时代里“经师们”一样灵魂枯死的律法思维

一种是冷漠、利己和舒适的自由主义和狭隘心境。

 

耶稣一直都在关注着“成长”:

关注着人们的灵修成长和

关注着“天主国”的成长。

 

Manfred Hanglberger (www.hanglberger-manfred.de)

 

Translation by Ignatius

 

LINK to share:  https://hanglberger-manfred.de/chin-gebote-jesu.htm

>>> 表的内容  中文

>>>山中聖訓

>>>“山中圣训”(玛5-7)福音

HOME